47 深入浅出的优秀文学史:读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有好多种,我为什么要读一本美国人编写的文学史呢?说实话,我只是入门者的水平,没能力从学术角度品评好坏。像「中国文学史」这样的大题目,写成书动辄上千页,要啃下来不是件易事。比起学术成就高低,我更在乎是否易读。《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通俗流畅,能让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坚持读完,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优点。
至于为什么易读,我想主要由于两点。第一,这本书是面向外国读者的,它的目标受众恐怕连李白杜甫都不认识,所以注重深入浅出。第二,我一直觉得翻译成中文的书,有时比直接用中文写成的书更好懂。翻译是一个阐释的过程,译者自然而然地就把原文变得更浅显易懂了。
这本书的结构很有意思,并没有按朝代编排内容。全书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介绍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接下来的四个部分对应四种基本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第六部分是「注疏、批评和解释」,第七部分则是「民间及周边文学」。
这种编排结构的优点是方便读者阅读,每章好似一篇独立的小论文,单独挑出来读也无妨,不必为漫长复杂的朝代变迁烦神。不过这也使得全书缺乏一以贯之的主题精神,好像只是单纯地把一篇篇文章汇总起来。还有像苏轼这样诗文词赋俱佳的,把各种文体的创作拆开来讲也很奇怪,看这本书根本无法对苏轼有什么深入理解。具体到每个话题也是鸟瞰纵览,细节不足,比如「二十世纪的小说」这一章,鲁迅只用一两页就带过了,张爱玲更是仅用了两三段话就算讲完了。我把这本书当成引荐入门的起点,写得简单些也无妨,这些毛病就不细究了。
下面说说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几个点。
佛教与白话:中国古典文学以文言为主,佛教的传播促进了白话写作的发展。其原因多且复杂,包括佛教戒律对白话的赞成、对记诵的强调、轻视书面文笔、讲究众生平等以及印度语言学的高度发达。还有一点就是早期翻译经文的都是外国僧侣,这些人白话流利却不擅长文言,所以译文中加入了白话。
古典散文的题材:古人写散文多是公文(奏议、诏令)、纪念逝者(碑铭、墓志、颂赞、祭文)和社交(赠序、书信)等等。我仔细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古代没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所以文章偏实用性。作家写作往往顺应时代潮流,创作体裁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雕版印刷推进了章回小说,英国十八世纪的报刊风潮推动了小品随笔,大抵如此。
传统小说评点:过去我对小说评点(如金圣叹、脂砚斋的评点)并不留心,只觉得司空见惯。看完这部书关于评点的章节,以及之前读《张爱玲传》中张爱玲注《海上花》的段落,意识到小说评点确实是中国文学的一项特色。
敦煌文学:我从前只知道敦煌的壁画和经卷,不知道敦煌保留了大量的民间文学,通过这本书才得知有敦煌变文和敦煌话本小说。
少数民族和周边地区文学:在我固有的印象中,中国文学几乎等同于汉族文学。读完此书最后一部分,我发觉这种观点确实有些狭隘了。中国的少数民族多有口头文学传统,包括宗教、神话、史诗、民歌等等。日本、朝鲜、越南也有汉诗和文言散文、小说。另外还有书中没提到的海外华人文学。
总之这本书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读者自学入门,读后受益匪浅,以后也可以作为工具书经常翻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