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在西方的凝视下:读王向远的《东方文学史通论》
说来惭愧,身为亚洲人,我对中日以外的亚洲文学认知相当肤浅。你要问我伊朗、哈萨克斯坦、蒙古有哪些文学家,我完全答不上来。与此同时,欧洲文学我倒读了不少。姑且不说英法德俄这些大国,挪威、捷克、波兰的小说我也都读过几本。仔细反思一下,这莫不是欧洲中心主义作祟?所以当我开始读《东方文学史通论》时,很有相见恨晚之感,一时间心潮澎湃,下决心多读读东方文学。可是读完全书后,这股劲头就慢慢冷却了。这本书内容详实,写作水平很高,但有几点因素给我造成了困扰。
第一,什么是东方文学?
按书中的说法,东方「包括亚洲的全部和撒哈拉大沙漠以北的非洲北部地区(但不包括黑非洲地区)」。这个概念有点奇怪,因为北非明明在欧洲的南面,却算作东方;而俄罗斯明明在东边,却算作西方国家了;起源于亚洲的犹太文明也被归为西方。当然,这个「东方」的定义是综合了地理、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没必要吹毛求疵。但是把从摩洛哥到日本、跨越上万公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放在一起讨论,真的有意义吗?
为了让全书内容更和谐统一,作者作了很巧妙的安排,没有遵照时间顺序编排,而是分成「信仰的文学时代」「贵族化的文学时代」「世俗化的文学时代」「近代化的文学时代」和「世界性的文学时代」。这样确实看起来更整齐划一,因为不管哪个国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经历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但这也掩盖了一个事实:不同东方国家并不是按照同样的速度发展的,同一章节里提到的各国文学属于不同时代,只是用「信仰」「贵族」等名号拼凑在一起的。比方说,同样是古代史诗,《吉尔伽美什》要比印度两大史诗早了至少一千年;同样是贵族叙事文学,印度的《沙恭达罗》要比日本的《源氏物語》早了五六百年。要是非要禁止关公战秦琼,这本书恐怕根本写不出来。
「西方文学」这个概念能够成立,是因为西方诸多国家在历史文化上确实有一脉相承之处,有相近的信仰和习俗,而且彼此互相影响,在相同时期有同样的文化思潮,比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等等。而把阿拉伯、印度、日本并列,除了都是所谓的「东方」,彼此并没有什么逻辑关联。与其说是「东方」,倒不如说是「非西方」。这个「东方」难道不是欧洲中心主义制造出来的、西方凝视下的幻影吗?这一点在书中第四编「近代化的文学时代」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一部分完全是从西方视角出发,主轴是东方文学如何回应西方殖民和西方文学思潮,仿佛东方文学是西方文学催生出来的次文化。
第二,篇幅分配不均,深浅不一。
东方国家实在太多,不可能在一本书里对各国文学面面俱到。而且人力有极限,谁能同时掌握阿拉伯语、波斯语、梵文、印地语、孟加拉语、韩语、日语……那么多种语言?我有理由相信,这本书中提到的海量文学作品,作者多半读的是中文翻译,有些甚至未必亲自读过,只是靠二手材料介绍。作者在后记中承认:「本书对东方各国作家作品的筛选,对其轻重的掂量,篇幅大小的分配,主要是以该作家作品有没有中文翻译、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如何来决定的。」
这种选题视角无疑是主观的。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东方国家,论近现代毫无疑问是日本,论古代一定是印度。结果导致这本书一半写日本,一小半本写印度,剩下的主要写阿拉伯,其余国家简略提及,甚至完全没提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看完这本书依然答不上来)。
日本文学的名家名著,书中几乎全都有详细点评。全书正文一共四百来页,《源氏物語》、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全都写成了十多页的专门章节,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这样的大作家都有五六页的深入分析,甚至连松本清张、森村诚一这样的通俗作家也都有一两页的具体介绍。老实讲,把这本书当成日本文学史来读也不成问题。而像是东南亚作家,往往就是罗列一串名字,一笔带过。
我能理解作者的难处,但这本书并没有达成我开阔眼界的预期。日本那些作家我早就读得比较熟,而书中提到的印度、阿拉伯作家也都是泰戈尔、纪伯伦、马哈福兹等少数几位早就在中国获得译介的名家。
第三,史料多于文学评论。
这是一本典型的教科书,写法太规整,有些段落简直像是用来给学生背诵的。每次介绍一部作品,先是介绍大概内容,然后说反映了什么思想(批判封建教条、殖民主义,歌颂自由之类的),在文学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而纯粹的文学批评则很少。以至于读完了书中的介绍,我依然无法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值不值得买来看。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毕竟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不会为了主题思想、历史作用去读一本外国小说。书中对日本文学的美学特色倒是有不少分析,但是有点过于强调日本文学中另类扭曲的一面(日本文学阅读经验不足的读者,看了这本书的介绍恐怕会以为日本作家都是变态)。
尽管挑了这么多毛病,我依然推荐这本书。说到底,不是作者写得不好,而是这个题目实在太难,一个作者单打独斗能写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国内同类型的著作真的不多,这本至少可以当成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