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一半风趣一半说教:读阿兰·德波顿的《拥抱逝水年华》
喜欢读书的人,恐怕都动过读《追忆逝水年华》的念头。无奈这部书实在太长、太难读,多数人都败下阵来。我也是失败者大军中的一员,过去十多年里只读完了头两卷。怀着天真但也并非毫无道理的想法,我读起了这本《拥抱逝水年华》:没准读完这本谈论普鲁斯特的书,我会重燃起挑战《追忆逝水年华》的斗志吧?
这是我第一次读阿兰·德波顿,不得不说他能成为畅销作家,确实有一番真本事。随笔这东西,好不好看基本全凭作者的个人魅力,而阿兰真的很会讨人喜欢。他的文字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轻松幽默,娓娓道来,就像是在和读者聊天。他博学多才,无论哲学、文学、建筑、绘画,什么话题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名言典故顺手拈来。如果生活中能有这样一位朋友,肯定是件乐事。
虽然我早知道普鲁斯特是个怪人,读完这本书才意识到他到底有多奇葩。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妈宝」。比方说,他晚上睡不着觉,就会给母亲写信,把信塞到母亲卧室门口。信上写着:「亲爱的小妈咪,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好给你写了个纸条,告诉你我一直在想你。」他年轻时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只知道在社交圈玩乐,花钱如流水,没做过任何正经工作,以至于母亲去世时还担心已经三十四岁的他无法自立。他比林妹妹还娇弱,总念叨着自己快要死了,可是除了哮喘和过敏,医生们也没看出他有什么大毛病。说句难听的,他所谓的病一半是臆想,一半是自己折腾出来的。他整天躺在床上,门窗紧闭,不运动、不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要么不吃饭、要么暴饮暴食。常年如此,身体再好的人也要被弄残了。
伟大的艺术家几乎都有些反常之处。正因为普鲁斯特的古怪,他才能写出《追忆逝水年华》这样的奇书。要不是他内向敏感,又怎么能不厌其烦地对生活最细小之处做出最细腻的分析,把一次失眠写成几十页呢?他不问世事,耽于回忆,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或许这样虚无病态的生活才启发他在小说中打破了时间的枷锁吧?
如果阿兰能把笔墨集中于普鲁斯特的生活轶事,或是品评《追忆逝水年华》,那么这会是一本不错的休闲读物。事实上,这本书的开头我确实读得很愉快。很可惜,《拥抱逝水年华》这个标题是译者的自由发挥,原版标题《普鲁斯特怎样改变你的生活》才揭露了此书的本质。这本书不是普鲁斯特的传记,不是《追忆逝水年华》的文学评论,而是,呃,一本励志书。书中那些普鲁斯特的趣事,最后都被阿兰总结成了做人的道理。
我最怕听别人讲大道理,向来对励志书敬而远之。这类书的两个毛病,阿兰一个都没躲掉。
一是老生常谈。大道理惹人厌,不是因为道理错了,而是没有新意。人人都听说过的老一套,何必再来费唇舌。书中每章的主题都可以用一句最俗套的话来概括:「人生短暂,珍惜当下」「吃一堑,长一智」「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尽信书不如无书」。亏得阿兰还是学哲学的,居然翻来覆去讲这些肤浅的观点。看到他一本正经地从《追忆逝水年华》中举例,说书中的厨娘弗朗索瓦丝没有见识却装作无所不知,做人要不耻下问,我简直觉得自己在读中学生作文。
二是强行拔高。这本书给人的印象是,似乎普鲁斯特随便打个哈欠都能被阿兰品读出一番人生深意来。普鲁斯特是伟大的小说家,但他自己的人生一团糟,绝对当不成人生导师。生硬地从他的人生故事中总结出大道理来,反而降低了说服力,令人觉得无理取闹。而且有时干脆文过饰非,颠倒黑白。比如讲交友之道这一章,写到普鲁斯特总是肉麻地奉承朋友,给朋友送昂贵的礼物,而他内心里对这些朋友不屑一顾。这样虚伪的行为,阿兰居然大肆吹捧,还总结出「属友谊的归于友谊,属诚实的归于诚实」这种似是而非的道理来。靠漂亮话和金钱建立起来的不诚实的人际关系,根本算不上友谊。
在序言里,阿兰提到他立志写出能对人有所助益的书。可并非人人都是医生,也不是所有事都能开出药方。他有写幽默小品的天赋,却偏要穿插些扫兴的说教,实在令人遗憾。不过这倒是坚定了我读《追忆逝水年华》的决心(尽管不知要等到多少年后才能读完),经典还是要自己来读,没有让别人代劳的取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