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只适合硬核推理迷:读埃勒里·奎因的《希腊棺材之谜》

《希腊棺材之谜》是欧美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名作,我很早就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小时候还听过几集上海电影译制厂改编的广播剧,不过剧情早就忘光了。这次读完很失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从文学角度看,《希腊棺材之谜》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拙劣的一本书,几乎无法称之为小说。

这本书里的人物非常多,有名有姓的好几十个,但是基本没有任何人物塑造,所有人物都只是个人名而已。我一开始读到这么多毫无个性的甲乙丙丁根本搞不清谁是谁,脑子都要乱掉了。事实上,书中百分之九十的登场人物都毫无意义,只是为了充当嫌疑人混淆视听。即便是主要人物,也没有什么性格刻画,连扁平人物都谈不上,只是在扮演「侦探」和「嫌疑人」的角色。作者勉强算是为人物塑造做的一些努力,就是加入了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和无聊的人物特色,比如反复说一个女角色「漂亮」,让年轻的侦探没完没了、毫无意义地引经据典,这种粗糙的手段反而让小说读起来更尴尬了。

整本小说几乎由对话组成,所有情节都是靠对话推进的。对话是人物说出来的,应该体现人物的性格。可是这本书里的人物都没什么性格,讲起话来也就都是一个调调。而且对话干巴巴的,没有活力,只是单纯地提供线索而已。

作为一本描写谋杀案的侦探小说,这本书居然毫无紧张感。作者只是单纯地描述案件、列举线索、逻辑推理,没有任何气氛烘托。书中的谋杀案好像是数学课上的作业题,只是单纯的脑力推理活动。书中穿插的一个爱情故事没有丝毫真情实感,结尾高潮处的动作场面也简略到让我觉得是在读剧情梗概。

以上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是,我根本不在乎书里谁死了、谁是凶手,读起来索然無味,纯靠着毅力才支撑到结尾。

我在网上读了些评论,发现即便是埃勒里·奎因的书迷,大多数也乐于承认这些缺点。喜欢这本书的人会指出,这本书的主要优点是精彩严谨的逻辑推理。

这本书的中文版有将近四百页,试想一下,有多少读者能够只为了解谜而忍受几百页枯燥无味的文字呢?仅凭这点,这本书就不适合推荐给大众读者,注定了只是小众读物。而且,书中的推理真的称得上「精彩严谨」吗?

在尽量不泄露真相的条件下,我来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觉得书中的推理不够精彩也不够严谨。

说不够精彩,主要是因为谜面太简单了。只要看个开头或是书后介绍就知道,书中案件的主要是一份遗嘱被盗,还有一具尸体被藏在了棺材里。作案手法很明显,理论上所有人物都有嫌疑,唯一的疑点就是到底谁做的。最后真相大白了也就是「哦,原来是凶手是这个人」,没有什么震撼。

这本书最出名的一点是给出了多重解答,书写到一半侦探就声称破案了。稍微有点经验的读者不用想也知道,不到结尾不可能破案,真相要等到最后。理所当然地,侦探推翻结论,重新推理,之后再推翻结论,再重新推理。我对这个多重解答很不以为然。能给出这么多解答,是因为案件太简单了,作者把谁安排成凶手都能说的过去。而且每次推翻结论,几乎都是因为出现了新的证据。读者不可能预想到作者临时加入的新证据,只要作者喜欢,剧情再这样逆转个几次也没什么难度。这就引出了所谓的「后期奎因问题」:既然每次出现新线索都会推翻之前的推理,如何保证在侦探作出最终推理、揭露「真相」之后,不会再次出现新线索呢?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确保真相的唯一办法就是这本书已经到了最后一页,而且没有续集。

为了制造意外,侦探小说里的真凶往往是最没有嫌疑的那一个,这本书同样如此。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真凶的作案动机没有说服力,毕竟没有动机才没有嫌疑啊。读完这本号称严谨的侦探小说,回顾一下真凶的所作所为,会发现其行为没有道理可言,完全是在给自己添乱。真凶原本没有嫌疑也没有留下作案证据,什么都不做就可以高枕无忧,可是偏偏要把案件复杂化,结果弄巧成拙,做多错多。

这本书里没有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中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大梗」,除了多重解答这个噱头,每个单独的解答都很平庸,存在不少问题。书中一个关于颜色的推理暴露了作者知识不足,完全误解了色盲的症状。侦探运用排除法推导真凶时,没有足够的理由就把某个角色的嫌疑排除掉了。还有就是临时出现的新证据,前面已经说过了。

哪怕推理的漏洞再少一些,我也无法接受这种风格的侦探小说。侦探小说也是小说,总要当成小说来写,要有人物塑造、情节起承转合,要有基本的文学性。如果只注重推理,我不如干脆去读剧情梗概,只要列举出案情、证据、真相就完了,何必劳神费力读好几百页呢?传统的猜凶手的侦探小说已经差不多退出历史舞台了,恐怕就是由于这一点吧。总之这本书只适合有耐心的硬核侦探小说爱好者,其他人还是省下时间读点别的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