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迁徙的人

2.1

曾听朋友讲起,他从小到大没搬过家,和街坊邻里的同龄人情同手足。我听过后很是感慨。自打懂事起,我们家就一直搬家,过去的邻居我连姓甚名谁都想不起来了。偶尔在夜深人静辗转难眠的时候,我会假想自己躺在当初睡过的另一张床上,甚至能清晰地记起房间的细节,过去的回忆也一点一滴地涌上来。

说起来很有趣,人的记忆是不由自主的,有些东西,比如应付考试的课本知识,拼命去记还是记不住;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说不清是什么缘故,却莫名其妙地在心里扎了根。当我整理过去的记忆时,像是看一部胡乱剪辑的影片,看不太明白拍摄者的主旨。尽管如此,一些片段还是深深打动我。人心真是奇怪又有趣。

我的老家在辽宁,是个典型的东北能源城市。我的祖辈父辈基本都在矿厂工作。小时候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小镇上。家里一共四间房,一个小院。爷爷奶奶住一间,我和父母住一间,另外两间没人住,用作储物间。那时我正处于最无忧无虑的年纪,父母身上还有着年轻人的朝气,爷爷奶奶也身子硬朗。不知是不是记忆的美化,在我的印象里,那时一家五口其乐融融,每天都很快乐。有一个片段一直铭刻在我脑海里。那是在某个夏日午后,父亲和另外几个亲戚一起干活,大概是在修葺房屋吧。看着大人们忙忙碌碌,我好奇地东瞅瞅西看看,像调皮的小猫小狗一样跑来跑去。架梯子爬屋顶尤其令我感兴趣,我心里跃跃欲试很想爬梯子,但是又怕高。工作忙完已经临近傍晚,正是一天里最宜人的时候,凉风吹走了暑热和疲惫。适度的体力劳动既活动了身体,又带来完成事务的满足感。大人们挥洒汗水之后有说有笑,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这气氛把我也感染了。母亲用一口大铁锅炖了一锅菜,不过是茄子土豆之类,吃起来却格外美味。这样普普通通的一天,一直默默地、牢牢地占据了我记忆的一个角落,陪了我二十几年。

八岁那年,我父亲从矿上辞了职,到市区和我二伯合伙做起了出租车生意。二十年前个体营业还算是件稀罕事,事后想想,正是由此没受到下岗潮的冲击,家里无形中躲过了一劫。我在大姨家暂住了一段时间,随后被父母接到市区。我对搬家的事充满了不安和抗拒,住在大姨家时一直闷闷不乐,还曾在夜里偷偷落泪。搬家之后不仅要和一直照顾我的爷爷奶奶分开,还要告别小学里刚相处半年的同学和老师。那时父母怎么劝慰我,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树挪死人挪活」这几句话。

刚到市区时,我们借住在二伯家。二伯一家三口住在正房,我们家住在门房。即便是亲兄弟,做生意也难免产生龃龉,借住又平添了寄人篱下之感,久而久之越来越难相处。我一个小孩子都觉得不愉快,父母只会感受更深吧。住了大概一年多,为小事起了些争执,我们家就搬出去了。再过了一年多,两家就把车卖掉散伙了。

从二伯家搬出去后,开始了几年的租房生活。租的第一间房坐落在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处,窗外是一片宽阔的农田,越过农田可以望见我读的小学。一个院里两间房,房东住后院,我们住前院。那时我父亲常上夜班,白天睡觉,三口人住这种一室户很不方便。平时上学还好,周末在家时,为了不影响父亲休息,整天一点声音不能出,像是在练哑剧。我们家在这儿住了也就一年吧,印象不是很深,到现在还能记起来的只有几件小事。比如说,这家房东太太人很好,夏天里经常请我吃雪糕。再有,我曾经周末睡昏头,从下午睡到傍晚,醒来后误以为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租的第二间房十分宽敞,比之前舒适多了。这回是独门独院,正房是一室一厅,有个小院,还有间门房,三口人住绰绰有余了。童年好多愉快的回忆,例如第一次看《灌篮高手》,第一次看金庸剧(古天乐、李若彤版的《神雕侠侣》),第一次去逛旧书摊,都是在这里发生的。

我们刚搬过去时还是夏天,等到冬天顿时画风一转,立即变成了最惨痛的租房回忆。原来正房的供暖有问题,冬天时我们只好去门房住,三口人挤在十平米的小屋。父亲上夜班的时候,白天还要门窗紧闭,拉起窗帘,屋里黑洞洞的。平时上学的时候还好,周末就很难熬了。有时我实在无处可去,只能呆在黑漆漆的房间里,我就把窗帘掀开一小角,借着微弱的光线读书。那时买书不易,我读书都很珍惜,舍不得太快读完。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当初蜷缩在窗边读书的情景。记得那时买过一本叫做《魔鬼出租车》的科幻短篇集,我原本每次只读一篇,有个周末实在太难过,就任性地一口气把后半本读完了,真是奢侈到心酸。好不容易熬过冬天,房东突然说不租了,我们只好搬家。

接下来租的房子是临时找的,条件不怎样,是只有二十来平米的一居室。印象很深的是漆成红色的木地板,这颜色感觉不像是普通住房,倒像是体操房。房东是个老太太,脸上有烧伤的疤痕,在小孩子眼里看起来很可怕,性格似乎倒还不错。在这里住的时间不长,天冷了就搬出去了。

再后面租的是一间耳房,面积也不大。好在院子很大,就我一个小朋友,可以随便玩耍。旁边一户人家是开铲车的,平时铲车就停在道边。一开始觉得巨大的铲车很帅气,可是后来常在早上被铲车发动的声音吵醒,柴油味更是可怕。

又过了不到一年,大概在我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们家终于买房子了。前后算下来,我小学六年里一共搬了六次家,几乎每年都要搬一次。因为学校调整合并的关系,从镇上搬到市里之后,我的小学校址也变了三次。这样一想,我的童年可以说是在搬迁中度过的。亏得是小城市,搬来搬去其实都没多远,但心态上始终免不了受影响。

这种童年时期受到的影响,直到现在仍可从我身上清晰辨认出来。比方说,我喜欢扔东西。有一种强迫行为叫囤积癖,不由自主地囤积物品,家里堆满毫无用处的东西。而我恰好是这种行为的反面,特别喜欢清理物品,每次扔掉东西都给我一种快感。我喜欢房间井井有条,清楚每件物品的摆放位置。抽屉、收纳盒、文件夹,每样都要有专门的用途,让我能立马知道里面装了什么。我喜欢控制物品的数量,恨不得全部家当都能塞进一只行李箱,长期不用的东西就送人或者扔掉。我从来不买纪念品,房间里几乎没有装饰品。这都是常常搬家所导致的习惯,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轻易搬迁、快速安顿。有朋友说我的房间太像旅馆了,真是一针见血的评价。

2.2

初中平平稳稳地在同一个地方住了三年,这是我稀少地体验到邻里生活的日子。当时住的是平房,邻里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往来比较密切,经常一起吃饭喝酒、唱卡拉OK什么的,有时傍晚还一起打打羽毛球。后来家里趁便宜又在近旁买了间小屋,给我一个人住。不过饮食起居当然还是和父母一起。从小到大,这是我第一次有了独自的空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虽说也不过就是看看书、听听音乐,却渐渐地觉醒了独立的意识,从童年走向青年。有的人喜欢热闹,身边不能离了人,做什么都要有人陪着。我则是喜静不喜闹,很明白独处的好处。生活中精深微妙的乐趣,往往都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能体会出来。读书、写作、思考等需要专心致志的事自不用说,即便是些琐碎小事,呼吸雨后湿润爽朗的空气、欣赏路边兀自开放的花朵,终归也是要一个人去感受的。这段独居的经历,让我天性中静谧的一面自由舒展开来,在我成长过程中有不小的影响。

升到高中之后,为了上学便利,我们家搬到了学校旁边。新家在市中心,比之前住的地方要繁华热闹,刚搬过去时颇有些兴奋。我还记得搬家的当天,和帮忙的亲朋吃过饭后,我到附近转了一圈,找到一家书店翻翻漫画杂志。晚上回来看看动画节目,觉得还是挺开心的。那时我还不知道,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高中三年是我生活中最痛苦、最难熬的一段。首要的理由当然是严酷的学业,早上七点上学,晚上十点半放学,每周只有周末下午休息半天。当时总是睡不够,简直站着都能睡着。比起沉重的课时安排所造成的生理压力,更可怕的是考试排名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每次都是心惊胆战。还有家里不顺,搬家前一年父亲患了心脏病在家养病,家里一下子少了经济支柱。人到中年遭遇挫折,父亲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母亲做了多年的家庭主妇,这时突然要去打工赚钱。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母亲做的都是些体力活,所受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全家人各有各的难处,家里的气氛很压抑。因为教育背景的不同,我和父母间有鲜明的文化代沟,加上我当时处于叛逆期,彼此间矛盾冲突不断。我知道争吵没有好结果,后来就开始冷战,回到家都不说话。到后来连冷战都不能了,只好独自生闷气。

我从小到大都是模范生,一向严格要求自己。父母的学历不高,在我课业方面从不过问,也没因为我考试考得好有过什么奖励,只是习以为常罢了。我就读的是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藏龙卧虎能人辈出,省状元都出了好几个,我虽然仍处上游,可是自然不像在初中时那么突出了。考试本已艰难,试后排名更加无情,优等生的成绩都是伯仲之间,一次马虎大意、发挥不佳就可能导致名次大幅下滑。考试失意造成的那种懊恼、悔恨,时至今日仍常常在我的噩梦中出现。记得有次考得不好,家长会后母亲板起脸来教训我成绩下降如何如何。明明自己已经付出全力了,却要被平时不关心我学业的人指责,真是使我出离了愤怒。当时我并没有发作,反而和颜悦色地接受批评,还信誓旦旦地说下次努力。我知道家里的苦处,也知道代沟导致沟通困难,说也说不清楚,吵架一点好处都没有。随后我说要出去走走,一个人跑出去很远,到了一处没有人的河边静静地坐着,告诉自己一定要熬过去。

生活中的很多事,就是这样的无可奈何,只能忍过去。最悲伤的一瞬间,就是明白了这些不开心不是某个人的错,而是社会现实所造成的。我知道父母的出生年代和生长环境,我不能要求他们既开明又睿智。由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短短百年里从封建社会变到现代社会,文化传统剧变,其中几代人的差异是巨大的。比如说,我曾因为关卧室门与父母产生过冲突。中国的传统家庭是不注重隐私的,父母不会把子女当成独立的人,更像是依附于自己的所有品。我强调自己的隐私权,在父母眼里就成了对他们的冒犯。再比如说彼此间的交流,我总觉得与父母沟通不顺,因为他们根本不习惯这种沟通。我的父母和祖父母一辈的关系就有着缺憾,这缺憾又传到下一代。在传统观念里,「父亲」的形象就是一家之主,生活的重心是赚钱养家,无暇与家人沟通。爷爷去世后,父亲就曾多次表示后悔当初没跟他好好聊过天。而在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父亲忙于工作,我们彼此间相处的时间极为有限。姥爷去世的早,母亲从小在继父家长大,形成了坚强独立的性格。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只有辛苦劳作默默付出,却没有什么情感的表达,极少向我表现温柔的一面。这些生活的缺憾,又能怪的了谁呢。

小时候觉得父母像天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上学之后才知道,原来父母能力有限,很多问题都答不出来;青春期时觉得父母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有时甚至面目可憎;长大之后终于明白,父母不是超人,也不是恶人,只是普通人罢了,像芸芸众生一样,会做对事也会做错事。更可悲的是,人是环境的产物,逃不过社会的摆布。

好在故事有个好结局。谢天谢地,我终于成功地把高中熬过去了,而且成了高考的得利者。高考是残酷无情的,同时也给了所有人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成功的人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换取一个好前程。对于我来讲,高考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给了我离开东北的机会。

我长大的过程中,眼睁睁地看着东北一步步跌入谷底。东北衰败的原因很多,我对经济只有一知半解,不妄图透彻分析,只说说显而易见的几点。东北有天然的地理劣势,气候寒冷,交通运输不便。建国以后,东北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一旦支柱产业遇到问题,比如资源枯竭,经济就迅速崩溃。东北多是国有企业,依赖政府投资,工作效率低、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不切实际的计划经济,各种毛病都占全了。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缺少市场意识,竞争力低下。经济走下坡路后大量人口流出,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造成恶性循环。现如今东北各项经济指标逐年下滑,将来恐怕会越来越糟。

所以,但凡有些危机意识的人,都主动从东北逃出来了。我刚上高三时,父亲就转行去唐山做生意。我高考时只有母亲陪着,直到大学入学时父亲才回来给我送行,这就是后话了。

选大学是一个艰难的决定。选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我都一片茫然。国内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都成了考试机器,只知道要考个好分数,根本没机会发展自己的喜好、考虑将来到底想做什么。这时突然让我自己为人生做主,就像是突然把常年卧床、肌肉萎缩的人扔到野外生存一样,每迈出一步都心惊肉跳。最可怕的就是输不起,错不得。我那一届是要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报考,需要自己估计分数,高估了可能考不上,低估了又浪费分数。学校的报考分数变来变去,每年都有浮动。一旦第一志愿录取失败,第二志愿被名校录取的几率是很低的,只能去低一档的学校。所以即使有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报名也是带有风险的博弈。

父母什么都不懂,老师们也只能给出参考,最终还得要我自己拿主意。临报考那几天,我从早到晚在网上查资料,比对历年分数线,想尽办法找到最优方案。母亲一直催促我,让我早点给身在外地的父亲一个说法,更加让我心烦气躁。到最后,我用了最保险的办法,按照分数高低,填了上海、北京、大连的三所高校,彼此之间拉开了相当的分数差,以确保无论最终分数如何都能有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专业也是按照录取难度,从高到低填的,没有太多考虑个人喜好。更确切地说,我对各项专业缺乏足够了解,根本谈不上什么个人喜好。最终我被第一志愿的上海高校录取,专业则是第四志愿,学了计算机。

这个结果,无论当初还是现在,我都相当满意。多年的辛苦学习,终于有了回报。有时我会感慨,要是当初考试发挥失常,或是报考时一念之差,又或是运气有变,我的人生轨迹就要大变样。我是喜欢控制风险、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的人。把人生押在一场考试上,赌注实在太大了。大概从这时起,我就有了一个想法,希望人生中接下来的选择都有周转余地,而不是大起大落、成王败寇。

2.3

书归正传,去上海这件事,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由于高考的不确定,必然性则是由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中国各地区贫富悬殊,分成明显的层级。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繁华程度与世界上任何大都市相比都毫不逊色。中国的贫困地区,尤其是西北的一些乡村,艰苦程度比起世界上任何贫民区也是不相上下。这之间的差距之大触目惊心,而且由于经济、教育资源的垄断,看不出一丝能弥补鸿沟的希望。高考中的佼佼者最终集中在了北京上海,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去上海之前,我从未离开过辽宁。在父母的陪同下,第一次坐上去上海的火车,我的兴奋难以抑制,半夜里还在火车上和父母聊天。南北方遥远的距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让我吃了不少苦头。当年第一次经过时觉得转瞬即逝,之后每次却都显得愈加漫长。当时未曾想到,此后多年我再也没回过辽宁。之前是在同一个城市里搬来搬去,这之后则是在不同城市间迁移。

我对上海最初的印象,是来自于大城市与小城市间的强烈对比。耸立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街区,便利的交通设施,都给我直观的冲击。刚到上海时,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去豫园吃小笼包,去东方明珠看夜景,被淹没在人山人海;第一次坐地铁,感叹现代交通的方便快捷;去福州路逛书店,被书店的规模、种类繁多所折服。可这些并不是上海独有的特色,而是大城市的特色。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上海,就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的中国味道已经被国际化冲淡了,和纽约、巴黎、东京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里的好处,其实就是国际都市的好处:完善的基础设施,应有尽有的商业服务,从全球汇集而来的金钱、人才、机遇;这里的坏处,其实也就是国际都市的坏处:环境污染,噪杂,生活成本高,人情冷漠。和国外的大城市相比,上海的治安更好,人力服务更低廉,美食更合中国人的口味,缺点则是环境差,空气污染严重,其它都大同小异。

在上海那几年我一直住在学校宿舍,前后住过三间,有过九个室友。学校宿舍价格低廉,只提供最基本的住宿条件,特色是冬冷夏热,断网停电。集体住宿多有不便之处,室友间作息习惯不同,上厕所、洗澡都要排号。即便如此,我还是非常喜欢大学的住宿生活的。同龄人天天在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很容易形成深厚的友谊。我和历任室友都成了好朋友,有的至今仍保持联系。现今已然踏入社会,愈加发觉学生时代没有杂质的纯粹友谊的珍贵。

前面提到父亲去了唐山做生意。我去上海读书之后,母亲随即搬到唐山,父母两人此后在唐山生活至今。我大学期间的寒暑假基本都是在唐山度过的。唐山在首都旁边,按说处在一个显著的地理位置上,可是存在感却不强。提到唐山,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唐山大地震,其次是赵丽蓉(其实她是天津人),别的就没什么了。我对唐山的印象并不好,这一方面是源自与上海之间的落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唐山和东北太相似了。唐山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完全依靠钢铁煤矿,环境污染严重,在刚刚逃出东北的我看来,这里不过就是条件好一点的东北。

就这样,我在上海、唐山两地辗转。大学那几年,我一直处在迷茫的状态。中国的应试教育,只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起不到多少育人作用。大学时我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对自己将来何去何从却没有方向,甚至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之前我只知道努力学习,通过中考考上重点高中,通过高考考上重点大学,可是进了大学之后要做什么呢?应试教育已经把我对学习的热情磨灭了,大学的课程只要合格就好,考得好坏都没差。除了每学期期末考试前紧急突击一两周,我对学业毫不在意。随着年级升高,我越来越老油条,迟到、翘课都是家常便饭,后来甚至好几门科目不合格,又要去补考、重修。我身边的同学也都半斤八两,所谓的「学霸」也不过是拿出高中十分之一的精神,对待考试更认真些,真正扎实求学的人是极稀少的。而且扎实求学又如何,难道要去搞科研吗?我在学校的实验室呆过一段时间,足以让我见识到科研圈的怪现状,真正热爱科学而且适合科研的只是极少数,我是绝对没有精力和热情走这条路的。

到了毕业前的倒数第二年,我终于开始考虑毕业后的去向,第一个否决掉的就是读研。国内的研究生太偏向于科研了,并不适合我。余下的两条路,一是找工作,二是出国留学。找工作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我内心却有所抗拒。如果要找工作,回东北和唐山都是不可能的,这两个地方科技产业贫瘠,根本没有足够的工作机会,合理的选择就是留在上海。我对上海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深切体会到大城市的好处,不单单是生活上的便利,还有现代化的文明建设。中国很大程度上还是保守落后的,在契约精神、开放包容、尊重个体等各方面都做得不好,上海则是国内出类拔萃、甚至是唯一真正与国际主流文化接轨的现代化城市。另一方面,我也明白在大城市生存的艰难。在国内大城市打拼的人被称为「北漂」「上漂」,一个「漂」字道出多少辛酸。我这样的外地人,就像是风中浮萍,扎不下根。在政策上,中国有严格的户籍制度,外地人遭到法律硬性歧视。没有当地户口,就没有当地居民身份,在就业、医疗、教育方方面面都不能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我作为外地人,居然从一开始就比上海人低了一等。在经济上,上海的房价高到恐怖,当真寸土寸金。即便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工作一年哪怕不吃不喝,攒下的钱也不够买个卫生间。外地学生能赶在结婚时买房,都是要倾尽全家所有,砸锅卖铁付首款,再背上几十年的房贷。没错,上海的机会多,可是抓住机会也要努力拼搏。为了体面的生活,要辛苦地工作,计算机这一行的加班更是出了名的,近年来更是搞出九九六的说法(从早九点工作到晚上九点,每周六天)。如果我是有钱人,我会很喜欢在上海定居。可惜我是外地底层出身,要生活在这里就意味着接下来几十年的辛苦人生。

还剩下一条路就是出国留学,也是我最终作出的选择。为什么选择留学?面对父母、签证官、国内外的朋友,我都各有一套说辞。面对我自己,我却发现这些说辞有些含糊无力。比方说,对外国文化的向往。我从小喜欢世界文学,对外国的文化确实非常有兴趣。不过,假如只是喜欢外国文化,可以去旅游啊,不一定非得要花上几年时间留学。再比如说,追求国外的高质教育。我对国内的应试教育深恶痛绝,想尝试外国教育,这的确是事实。但是,我对自己的专业喜好有限,不一定非得要继续深造。还有就是在国外的职业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机会很多;在国外发展受各方面限制,不一定会比国内好。更何况,毕业之后是要留在国外,还是回国找工作,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虑到国外求职状况、签证政策,即便我有预定的计划也不保证能实现,很大程度上还得看运气。我是有考虑在国外工作,可是一旦不顺利就回上海也是一开始就有的打算。

我的种种官方说法都是真实的,却都不是决定性的。坦诚地讲,我选择出国包含着逃避的心态。实事求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迎接人生的下一阶段。留学可以给我两三年的时间深思熟虑,琢磨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下决心留学后,很快就选定了法国。法国的文化传统、生活环境都很吸引人;欧洲特色的工程师教育重视实践,多与企业合作,符合我的需求;免学费,生活成本相对低廉,以及教学计划中安排的长期带薪实习,使我免受过多的经济负担。与这些客观的好处相比,我曾学过一年法语这件事倒只是次要的理由了。

大学最后一年非常忙碌。学法语,语言考试,申请学校自不用说,办理签证也是手续繁多。我身为学生常年生活在象牙塔里,第一次在社会上办事难免受挫。很多事都是公文里一个说法,实际上却是另一个说法,各部门之间又互相推诿,我曾为一纸文件跑遍了上海。权力使人腐化,我去过的所有机关,无论大小,但凡有一丁点权力,都要用这权力难为人,摆出一副令人厌恶的嘴脸,而我也只能满脸赔笑。与此同时,我还要忙着写毕业论文。导师神出鬼没,不知道在忙什么项目,平时根本见不到,只是偶尔象征性地在会议上露个面。导师派他的博士生来「指导」我,这个博士生总是找我茬,每次开会都说我做的不好。当时室友们因为实习或是课程安排的缘故,全都搬出去了,宿舍就剩下我自己一个人,一到晚上就觉得格外孤单,后来甚至有了失眠的困扰。父母什么都不懂,帮不上什么忙,连体贴关心都是有限的。如此这般,我每天的情绪就在忧虑、寂寞、烦躁、愤怒之间来回波动。

那时给我最大安慰的,居然是一部电视剧。因为偶然的契机,我看起了《深夜食堂》。各色的人物,带着各式喜怒哀乐,汇聚在深夜的小饭店里,通过夜宵串联起一个个人生小故事。故事的好处在于恬淡,无论怎样的人生波折,最后总之是平静地接受,被时间淡淡地打发了。第一次看的时候恰巧正是深夜,看完一集不但感动到落泪,而且突然感觉饿的不行。后来我都会预先准备好汤汤水水作夜宵,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边看边吃、边哭边笑。酒足饭饱,哭哭笑笑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我明白了情绪这东西不释放就会越积越重,压到心里受不了的时候,一定要找个缺口发泄出来。

最后一切有惊无险。我的论文最终得到了优良的成绩。赶在机票到期的前一周,我终于收到了签证。经过一番短暂急促的行李准备,父母陪我到北京为我送行。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行程细节我还记得起来,先从北京飞到法兰克福,再飞往尼斯。下飞机后学校人员来迎接,当天办了各种手续,住进昂蒂布的一间学生公寓,从此开始了留学生活。

2.4

到法国最初的半年是段非常愉快的时光。第一学期主要是学习法语,课程安排很轻松。比起读书,更像是一段长期的度假。蔚蓝海岸是著名的旅游区,碧海蓝天与国内糟糕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感觉身心都焕然一新了。这里的城市风貌也与国内截然不同,布局紧凑而又散漫,随心所欲没有一定规律。昂蒂布这样的小镇自不必说,尼斯、戛纳的热闹市区也是更有生活气息和复古风味,而不是摩登现代的钢筋丛林。我晚饭后常常去海滩散步,吹着海风,听海浪起伏,看海鸟翱翔。对于住惯了工业城市、商业都市的我来说,这种悠闲平静的生活是新鲜而又舒适的,我真想提高感官的敏锐,充分感受每一分每一秒的愉悦。

第一次独立生活也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当初住家里是全由父母照顾,在上海住学校宿舍也是集体式管理,从来没有为衣食住行操过心。一个人住,又是异国他乡,从水电网到米油盐都要自己打理,重新学习生活常识。最有趣的是下厨,有动手的乐趣,还有实际的好处。

可惜好景不长。半年过后,开始了正式的专业学习,时间一下子排满了。白日整天上课自不用说,课后还要忙着做项目,写报告。法国教学特色,没有教材,上课要自己记笔记。一开始法语不够好,记笔记很困难,上课和复习都多了一层麻烦。与国内大学期末考试一锤定音不同,这里平常小考很多,让我回想起了中学月考的恐怖。

现在想想,搬出学生公寓,标志着留学蜜月期的正式结束。在学生公寓住了一年后,我搬到了一幢海滨小别墅,那是我迄今住过的环境最好的地方,却在那里度过了心情最差的一段时间。别墅分两层,楼下有宽敞的客厅和数间卧室,可以住四五个人。楼上两个单间,一间是房东假期时住的,另一间则租给了我。这里宽敞明亮,面朝大海,确实是个好住处。缺点则是交通略不便,远离其他中国留学生。刚开始时不在意,后来逐渐感到有些孤单,课业压力大、拼命复习写作业的时候更是难过。

有过海外经历的人大概都对孤独深有体会。这首先是由于语言交流的困难。刚到法国时我的法语不是很好,日常交流还能勉强应付,深入一点的话题就没办法了。作为一个伶牙俐齿的人,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满脑子的想法却说不出来,这种感觉很不好受。等到法语水平提高了,我发现文化差异才是了人与人之间更深入的隔阂。我去法国留学时年纪已经不小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容易也不愿意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人。比方说,外国学生最主要的社交方式就是派对,我却很不喜欢。我楼下住的是商学院的学生,他们经常举办派对,饮酒作乐。有时来聚会的人有好几十,极为吵闹,平常工作日也能闹到凌晨,甚至被邻居报过警。我在楼上被吵到不行,又无力阻止(这些荷尔蒙爆炸的年轻人是连警察的话都不听的),有时只好被迫加入聚会,凑个热闹。派对的内容不过是饮酒和跳舞,几杯酒下肚,在昏暗的房间里,伴着闪烁的灯光、动次打次的电子舞曲乱扭。这种极其噪杂的环境下,连自己的讲话声音都听不清楚,没办法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没出过国的人可能会有错误的认知,以为欧美国家,尤其是在法国这样「浪漫」的国家,娱乐生活会比国内更丰富。实际上娱乐服务是要靠人流量支撑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都不可能比中国更热闹。当初在上海,不仅有各式夜宵,网吧,KTV,甚至连水果店、杂货店都有通宵营业的,这样的情形在国外是极难看到的。曾有一次我在巴黎错过最后一班地铁,又嫌打车太贵,想找个地方呆到早上,结果尴尬地发现酒吧都只开到凌晨两点,市中心的大街一片寂静。巴黎尚且如此,其余城市更不用说。昂蒂布这样的小镇,非旅游季晚上九点就见不到人了。再提一个曾让我很惊讶的事,法国的店铺周末关门,去银行、邮局都要平时规划好时间。总而言之,国外生活有平淡无聊的一面。当地年轻人热衷于聚会,也是缺少其它娱乐方式所造成的吧。

留学生间有「好山好水好寂寞」的说法,恰当地描述了我当时的心情。再美好的环境,住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每天面对大海,让我对美景麻木了,大海的泡沫似乎也变得脏兮兮的。那段时间里,我最大的娱乐就是打电子游戏,用一张张游戏光盘缓解寂寞。电子游戏紧张刺激,能一下子抓住注意力,是快速释放压力的好方法。然而关掉游戏机的那一刹那,重回现实生活,一股强烈的空虚感会油然而生。

学业压力大,朋友少,缺少娱乐,我因此陷入了低潮。我整天都高兴不起来,把生活中的困难都放大了。我有段时间非常担心会挂科留级。法国工程师学校是宽进严出的,每年都有至少一成的学生进不了下一年级,需要重读。实际上我的成绩排名中上,完全不需要担心,这都是状态不好时的胡思乱想。后来到了要找实习的时候,我内心压力也非常大,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担心找不到。暑期三个月的实习去了学校实验室,我自觉有取巧的嫌疑,又继续担心毕业实习找不到企业里的实习岗位。在学校最后半年遇到了有种族歧视倾向、处处为难中国学生的一个老师,更是雪上加霜。做毕业项目的时候也遇到了诸多不顺,每天身心俱疲。直到最后顺利完成学业,来到里昂进行半年的毕业实习,才结束这段苦涩的历程。

我几乎立刻就喜欢上里昂了。有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刚从压抑的状态中走出来,有着展开新生活的喜悦。更客观的原因是,里昂符合我对城市的需求。这里在我看来是一个规模适宜的中型城市,有充足的工作机会、便利的公共交通,有着种种现代化城市的好处,不像昂蒂布那样过于狭小单调;同时,这里又不像上海、巴黎那样喧哗,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在我居住过的几个城市里,里昂各方面处在一个合适的平衡点。里昂的城市面貌是平凡的,没有什么特点。我刚来时就有种已经住很久了的错觉,什么都是似曾相识。我倒并不认为这是个缺点,我到里昂是为了生活工作而不是旅游,这熟悉又平凡的感觉让我觉得更放心。

在里昂的这段生活,是我人生的又一次重要转折。

在软件公司实习半年后,我正式入职,结束了长达二十年的学生生涯。前面提到过,我当初是调剂到计算机专业的,对编程没有什么热情,大学基本是混过来的。来法国留学的两年半,我的专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仍然没有太大兴趣。直到去公司实习,接触到具体的企业项目,才有了学以致用的感觉,重新萌发了对信息科技的兴趣。经过了多年的科班教育,直到毕业后才意识到自己喜欢并且擅长这一专业,真是件令人感慨的事。或许是我自己脑筋糊涂,可是教育系统也要承担相当的责任吧。

第一次领到薪水是件鼓舞人心的事。比起具体的金钱数额,更重要的是其象征意义。我终于从家庭中独立出来了,自己把控自己的生活。我的职业生涯正式起步,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希望。

在搬了二十次家,换了五个城市之后,我终于有了驻足之处。世事难料,无法预知未来变化。无论将来会是怎样,我非常珍惜当下平静、自由的生活。

2.5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会变成什么样呢?思前想后,恐怕十有八九还是老样子,免不了要经历中考、高考、出国留学,即使有变化也无非是上海换成北京,法国变为美国。人的迁徙,就像大雁南飞、鲑鱼洄游一样,是为了适应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生的主要脉络早早就定好了,大多数人都逃不出时代、社会和家庭共同预设的框架。

就说高考这件事,我能成为家里第一位大学生,自然少不了个人的刻苦努力。但是,更加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国内高校扩招。从1999年起,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增长,参加高考的人数也随之增多。2008年考生数量达到历史顶峰,共1050万人,录取人数为599万人,录取率57%。作为对比,扩招前的1998年高考人数为320万人,录取人数108万人,录取率34%。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因为经济状况、就业问题,高校扩招幅度减缓,考生数量也开始下降。可以说我们八零后这一辈人恰好赶上了高考蓬勃发展、社会对高考最有信心的年代。在我所处的时代环境里,高考是所有人认定的最高效的成功途径,我免不了要走上这条路。

我上大学时遇上了国内房价暴涨,房奴、蜗居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到我毕业时,大城市房价已经到了恐怖的程度,一栋房子可以榨干一家三代人的积蓄。高考把我送到了上海,巨大的生存压力又把我赶出上海。上海高校有着高比例的留学率,中国的崛起、与国际的频繁交流使得留学成本降低。这样一来,对于追求自由、不甘心回归小城市的我来讲,出国留学就成了实际合理的选择。

这样事后诸葛地分析下来,不由得感概人生的局限性,以及人的生而不平等。当我还在踌躇迷惘、看不清未来时,命运早已经布好了局,等着我像牵线木偶一样走上确定的道路。

我的人生态度可以概括为「乐观的悲观主义」。一方面我是悲观的,总能看到人生灰暗的一面,为未来做最坏的打算;另一方面我又是乐观的,敢于面对惨淡的现实,相信否极泰来。对于能够改变的,我努力去改变;对于无力改变的,我坦然去接受。回首过往,最令我欣慰的是,我并没有什么后悔莫及的遗憾。我已经尽力而为,打好命运发给我的每一张牌。

如果要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一些经验教训,第一就是做人要开心。曾经的那些忧愁烦恼,今日看来无足挂齿;今日的纠结苦闷,未来又未尝不会一笑置之呢。第二就是活出自我。我已经熬过了人生最初的阶段,走向独立,可以开始为自己而活了。我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这些都是最浅显的大道理,却往往被人忽视。知行合一,做到了才是真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