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漫画篇
我很小就接触到了日本漫画,只比日本动画晚一点点而已。动画是电视台引进译制的,只要按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就可以了。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没有正规的购买、阅读日本漫画的途径。我所知的唯一一套在我童年时期出版的正版漫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机器猫》,小时买到了几册。除此之外,我整个青少年时期所读的都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盗版漫画。直到去上海读大学,我才读到了港台出版的正版漫画,第一次将印刷精致的漫画捧在手里时真是感慨万千。这些港台漫画并没有在大陆地区发行,理论上也是有些法律问题的。真正的简体中文正版漫画直到近几年才在国内陆续出版,这时我已经留学来了法国。法国的漫画出版业相当成熟,无论哪家书店都能看到一排排的漫画书。我到法国时年纪已经不小,如果真要等到这时才接触到漫画,十有八九会视而不见。
综合以上经历,如果我是一个百分百的守法公民,恐怕根本与漫画无缘了。盗版漫画填补了我人生中本可能会出现的一段空白。盗版伤害创作者的权益,看盗版不是件荣誉的事。可是,身处在一个文化的孤岛上,压根没有消费正版的途径,只能通过盗版来弥补精神的匮乏,我认为这是可以谅解的。如果我只看被允许看的,只听被允许听的,那我根本不会知道《教父》、披头士为何物,我也不会对外国文化感兴趣,也不会出国读书,整个人生都可能因此而改变。
盗版漫画自然不会堂而皇之地在书店里贩卖,我最早看漫画是在旧书摊。旧书摊上时不时会出现《机器猫》《龙珠》《圣斗士星矢》等漫画。印象很深的是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这家出版社曾经出了很多漫画。这家出版社的特点是把一本漫画拆分成数册,每册都非常薄,只有寥寥数十页,大概是为了降低定价吧。这些漫画印刷质量相当不错,一度令我误以为是正版。我很多时候都光看不买,因为我年纪小,书摊老板倒也不怎么在意。等我攒够了零花钱时,偶尔也会买一本。书摊上的漫画都是七零八落的,能碰上什么只能靠运气,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记得当时有一本《龙珠》,剧情超出了我所看过的动画版的进度,当时非常想要,可惜囊中羞涩没有买,过几天再去看时已经卖掉了。升到初中之后我手头宽裕许多,遇到想买的书都是当机立断买下来。除了旧书摊,我家附近还曾有过一间动漫游戏店,出租漫画口袋书,还可以按时计费玩世嘉、索尼的游戏机。我曾那里租过几本《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对于小城市来讲这种店铺怕是理念太超前,没多久就倒闭了,只成了一段小插曲。我也有过和朋友互相借阅的经历,看过几本《胜负师哲也》什么的。只是身边爱看漫画的朋友太少,能借到书是件稀罕事。
回忆当初看漫画的经历,印象最深的就是挥之不去的缺憾感。漫画最通常的发表方式是在杂志上连载。漫画越受欢迎,连载的时间就越长。一部商业上成功的漫画,出个几十卷是常事。我这种东拼西凑的读书法,每部漫画都是看的七零八碎。初中时我曾尽全力收集到二十六卷《城市猎人》,达到全本(三十五卷)的四分之三,这就是我当时看的最全的一套漫画了。一套完整的故事,正看到兴头上,忽然没了下文,又或是中间空了一大段,这种体验最让人难受不过了。那些零零散散的精彩片段,有时又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幻想中完整的故事不知有多精彩。
这种情况得到扭转已经是初中快毕业时的事了。我在离家颇远的地方发现一家漫画店,里面有大量的四拼一漫画。所谓四拼一漫画,是将图片微缩,一页书里印四页漫画。这种书大小是三十二开,算一算其中的漫画是按一百二十八开印刷,比一般的口袋书还要小不少。这么小的篇幅,画面挤成一团,字也小的可怜。亏得漫画台词少,字号大,要不根本没法看。这种寒酸的印刷方式,让看漫画的体验大打折扣,好处则是便宜实惠。因为四合一,一册书里能收纳好几卷漫画。比如我最初买的《恐怖宠物店》,两册书就囊括了全部十卷漫画的内容。这样一来,我就得以在牺牲画面的情况下,以低廉的价格购入整套漫画。再有一个好处是四拼一漫画大多直接采用港台翻译,内容质量得到了保证。
初中毕业的暑假,我用百元「巨资」买了十册四拼一漫画,其中四册是总共二十八卷的《浪客剑心》,六册是总共三十八卷的《乱马1/2》。这时我刚结束三年的辛苦学业,顺利考入市里的重点高中,正是心情最好的时候,这场漫画盛宴更是锦上添花。直到那时为止,这是我看漫画看的最爽的一次,每天从早看到晚,直至搬到高中旁边的新家才全部看完。这种久旱逢甘霖般的快感,不曾经受过娱乐匮乏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我生活中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爱好是读书,尤其是读小说。在高中那几年里,漫画却超过小说,成为我最主要的娱乐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新人胜旧人,二是由于我当时的状态。说新人胜旧人,因为我当时读书已经有十年了,早已习以为常。虽然遇到本好书还是很开心,终究难有当初喜不自胜的感觉。漫画我也算是从小看到大,但是多年里都处在资源短缺的状态,只能偶尔看看。这时由于四拼一漫画和下文要提到的电子漫画,才终于可以随意看个够。一次性见识到海量的优秀漫画,那种被阅读乐趣所淹没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再有是我的个人状态,高中时实在太辛苦太紧张了,严肃的正经书很难看得下去。漫画娱乐性强,是个很好的生活调剂。
我当时看漫画书,首先是按照自己的阅读经验,看那些八九十年代众人皆知的经典漫画。这一类型的漫画包括《棒球英豪》《北斗神拳》《猫眼三姐妹》等等。由此拓展开来,我再去找这些知名漫画家的二线作品,比如北条司的《非常家庭》。当时的一些电视节目,像是优秀却短命的《动漫驿站》,做过不少很好的专题节目,让我知道了前面提到过的《恐怖宠物店》,还有后来才买的《天使禁猎区》。杂志也曾是我获取漫画资讯的主要方式,《漫友豪华特集》《少年人生新干线》的漫画评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漫画的选购,《辉夜姬》《日出处天子》这样的漫画都是读过介绍文章后才买来看的。
家里安装宽带后,可以轻易地在网上获取资讯,进一步打开了我的眼界。当时常去名为「云中漫步」的论坛,里面的网友都是资深动漫迷,其中一些还是动漫杂志撰稿人和汉化组成员。比起动漫杂志,论坛里有更及时、更鲜活的讯息,还可以直接展开讨论。「青年漫画」这个概念就是我从这里得知的。在这之前,我只知道少年漫画和少女漫画,以为北条司就是世上最好的漫画家了,这时才接触到一系列大名鼎鼎、于我却是闻所未闻的名字:安彦良和,星野之宣,谷口治郎,浦泽直树,柴门文,永安巧,古谷实……一些当初认识的漫画家,像是手塚治虫和安达充,通过论坛里的讨论也得到了重新的认识。「漫谈ACGtalk」这个博客是由多个写手共同创作的,里面有很多出色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两色风景」这个ID写的一系列漫画札记,他大概是我所知的看过漫画最多的人,对漫画是来者不拒的态度,无论质量好坏,什么稀奇古怪的漫画都看得下去。正因为涉猎漫画范围广泛,他的漫画评论非常有参考价值。还有「死也不告诉你」这个ID,写了一系列港台漫画出版社的介绍文章,内容很全面,非常有价值。云中漫步和漫谈现在都已经挂掉了,想寻找当初的一些文章都很困难。因为这些网站曾经对我的帮助,我仍时不时会怀念它们。
与资讯相配合的,是网络上无限的电子漫画资源。因为电子扫描漫画和汉化组的大量涌现,可以说,只要是能叫得出名字来的漫画就能在网上找到。那些遥远的、传奇的名字,落实为一页页的图片。《寄生兽》《剑风传奇》《无限之住人》《二十世纪少年》《十七青春遁走》《棋魂》《猎人》《乔乔奇妙冒险》《潮与虎》《GS美神!驱魔大作战》……都成了我高中生活中难得的精彩片段。高中毕业时我曾做过统计,当时看过的漫画总数已经将近一千卷了,其中至少八百卷是高中时看的。在高中学业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说我把闲余时间都花在漫画上了。漫画当之无愧是我当时最热衷的事物。
升入大学之后,我终于释下学业的重负,变成一个自由人了,大把时间任我支配。高中积累的漫画知识,无尽的网络资源,加上自由的时间安排,大一这一年成了我漫画阅读生涯的顶峰,一年里看了上千卷漫画。平均来讲,看一卷漫画要花半个小时,算下来我平均每天花一个半小时看漫画。这一年看漫画的过程是系统而全面的,将自己感兴趣的漫画一网打尽,还看了很多地位重要的、自己却不怎么喜欢的漫画。《火之鸟》《强殖装甲凯普》《五星物语》《异兽魔都》《铳梦》《赌博默示录》《海贼王》……都是这时看的。那时我还发现了一个好去处,是邻校旁边的一家漫画店,里面藏书丰富,都是港台的正版漫画,只要饮食消费就可以无限制地阅读。我在文章开头提到在上海看正版漫画,说的就是这里了。大开本的漫画捧在手里,阅读体验要远超过电子版。我常常是下午过去,先叫一杯红茶,看漫画直到晚饭时间。有时在那里点一份猪扒饭作晚餐,吃完干脆看个通宵,早上再回宿舍去。《玻璃假面》《贫穷贵公子》《樱桃小丸子》《网坛小魔女》《死神》《钢之炼金术师》《通灵王》《影武者德川家康》等漫画都是在这里看的。有一次看永安巧的《铁道员》和《情书》,感动到几乎落泪,也是在这里。翻看顾客们在店里留下的涂鸦和留言,也常常打动我,让我明白漫画的魅力对所有人是共通的。现在想想,当初没交到几个同好实在有点可惜。漫画于我,始终是一个私人的、孤独的爱好。
在这番狂轰乱炸之后,我对漫画的兴趣逐渐变淡了。大二时漫画阅读量锐减到大一的一半以下,大概只有四五百卷。从大三开始,每年的漫画阅读量只有一百来卷了。直到留学法国的第二年,我才终于达成了三千卷的总阅读量。写下这篇文章时,已经是我工作后第二年,这个数字涨到了三千三百卷。我现在几乎只是时不时地重温过去喜欢的老漫画,不怎么看新漫画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到四千卷。
从狂热到平静,这个转变是非常正常的。我所读的这三千多卷漫画,称得上是日本漫画几十年来积累出的最精华。符合我口味的经典佳作都看的差不多了,自己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一般的漫画不大看得下去。小时候有充足的闲余时间,可是没有漫画看;现在漫画随便看,可是没有时间。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的焦点已经变了,不再追求一般的纯粹娱乐。漫画的娱乐价值对我来说也越来越小了。最后一口包子吃饱了,不代表前面的包子白吃了。虽然我对漫画的兴趣变低,但是漫画曾给我带来的快乐、对我审美趣味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重要、不容忽视的。
现在和漫画有一定的距离感了,反而更容易客观地评价。我曾经如此热衷于漫画,认为喜欢漫画是理所当然的,还在网上与人争论漫画是不是艺术。现在我还是对漫画很有感情,但是乐于承认漫画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叙事媒介,漫画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呢?这里我想将漫画与小说和动画作比较。在轻小说-漫画-动画早已形成完善产业链的今天,这个比较是有现实意义的。
与小说相比,漫画的优势自然是图像的魅力。当我回想一部漫画时,首先映入脑海的一定是其中角色的美术形象。这样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再怎么用语言去形容角色的容貌都没有图片来得直接。幻想题材作品中稀奇古怪的异世界,战斗题材作品中激烈的对战,在这些方面图片的表现力都胜过文字。但是图片传达信息没有文字精确,一旦涉及复杂的内容,漫画就很吃力了。除非大段大段地贴上文字,否则漫画很难重现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社会分析。语言是纯粹的思想载体,文学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不太直观,但其深度是其它艺术媒介难以比拟的。
漫画和小说毕竟距离较远,与动画的关系则十分密切。甚至可以说,改编为动画是漫画取得商业成功的标志。与动画相比,漫画似乎处处低上一截。日本漫画多数是黑白的,直观的视觉享受就无法与动画相比;漫画要拆分成一个个小格子,靠读者的想象来构筑连贯性(不熟悉漫画的人看不懂剧情是很正常的),完全比不上动画的自然流畅;动画有配音、配乐,比漫画多了一个维度。严苛一点地说,漫画像是动画制作中的分镜图,是用来生产最终结果的半成品。
这样看来,漫画似乎是小说(一维)和动画(多维)中的过渡,是可以被取代的。小说和动画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而漫画只是种小众文化,正是证明了这一点。在宅文化中,看漫画的人肯定也会看动画,反过来却未必成立。可是,要我自己对漫画和动画进行比较(小说形式太不同,姑且不提),我却以为漫画高过动画一筹。
这是为什么呢?前面不是说动画在形式上全面超越漫画吗?理论上确实如此。但是之前的讨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创作成本。在人力物力资源无限、创作时间无限的条件下,动画确实可以超过漫画了,可现实不是这样的。动画是集体创作的产物,成本非常高,而且又极为耗时。相比较起来,漫画只要有笔有纸就能画,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要表现同样的故事情节,一集标准长度二十来分钟的动画要数千乃至过万枚彩色作画,而漫画只要几十页黑白稿就行,工作量有天壤之别。因为动画太昂贵了,所以商业性太强,限制非常多,在长度、题材、风格上都没有漫画那样自由。正因如此,原创动画的数量远少于改编动画。像《灌篮高手》这样热门的漫画都不能完整地拍成动画,像《剑风传奇》这样原作画功太出色的漫画无法在动画中还原同样的作画水准,还有众多优秀的漫画根本没有机会被改编成动画。没错,动画的效果是比漫画好,但我更在乎故事的原创性、完整性、艺术性,在这些方面漫画都做得比动画好。加上漫画的数量要碾压动画(创作容易太多),产生优秀作品的机会也更多。当我超过动画预设的消费年龄层之后,能看的下去的动画就很少了,过去喜欢的动画也不太想重看了。而漫画始终对我保持一定的吸引力,过去的经典也有常看常新之感。
接下来就具体聊聊自己喜欢的漫画。正如之前所说,我认为漫画的优势在于动作和幻想方面的描绘,我喜欢的作品也大都集中于这些类型。成功的漫画往往会改编为动画,这部分难免与之前的动画篇有重复之处。对于重复提到的作品,我会把重点放在漫画版与动画版之间的差异上。
说到以动作为主的漫画,最初引我入门是战斗类的热血少年漫画,直到现在依然很喜欢。首先要提的就是《龙珠》了。鸟山明其实是偏好搞笑漫画的,他当初大概没想到自己会在战斗漫画这条路上走这么远,以至于成为了这一类型的标杆。鸟山明的天才在于对高速动态战斗的表现,漫画分镜可以原封不动拿来拍成动画。单独看时可能感觉不明显,把《龙珠》与其它漫画的动作场面比较一下,就能看出《龙珠》厉害。很多漫画(尤其是少女漫画)中的动作部分都只会摆姿势,与《龙珠》的硬桥硬马是天壤之别。再有是《幽游白书》,因为动画版的改编非常成功(删掉漫画开头结尾跑题的部分、增添魔界统一比武大会的内容),我对漫画的印象倒不是特别深。比较难忘的是结尾处窗边吹落四位主角的合影,这一个镜头胜过千言万语,回忆、惆怅都在里面了,这种巧妙的手法正是漫画的长处。在我心中比这两部更高一筹的是《乔乔的奇妙冒险》,在一百卷以上的超长篇幅里涵盖了热血少年漫画的各式内容,其本身就像一部活历史。第一部是《北斗神拳》式的老套硬派战斗漫画,第二部是情节紧凑的动作喜剧,第三部是正统的冒险剧,第四部变为异想天开的日常剧,第五部是血肉横飞的黑帮追杀,各种点子都试了一遍。从第三部开始的替身战斗堪称一大创举,每场战斗都是智慧、勇气和意志力的综合较量,免去少年漫画中常见的战斗力暴走的毛病。可惜第六部发展太过,从画风到剧情都有走火入魔的感觉,变的太奇怪了;第七部是由繁入简、返璞归真的杰作;第八部还没画完,就目前来看比较一般。就整体成就而言,《乔乔的奇妙冒险》绝对是少年漫画的巅峰之一。八九十年代是少年漫画的黄金时代,千禧年之后就有些青黄不接了。最让我有耳目一新之感的要数《钢之炼金术师》,这部漫画各方面都很优秀,尤其突出的是长篇小说一样的完整架构,有精心设计的篇章布局、线索铺陈,剧情一气呵成,一改长篇漫画剧情散漫、节外生枝的故辙。
青年漫画的受众年龄层更高,内容上的限制更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少年漫画的进阶版。少年漫画中常常是随便找个借口就打个天昏地暗,青年漫画的情节相对来说更有逻辑。少年漫画中的暴力往往是幻想化、卡通化的,青年漫画中的暴力表现则更直接。说到战斗在情节中所占比例较大的青年漫画,我比较喜欢《剑风传奇》《铳梦》《强殖装甲凯普》和《无限之住人》。《剑风传奇》是阴郁狂暴,克苏鲁风格的黑暗漫画,正因为情节压抑,反而使得暴力血腥的战斗更有酣畅淋漓之感。可惜随着作者三浦建太郎的功成名就、养尊处优,慢慢失去了漫画前期的蓬勃力量,剧情越来越软,变成俗套的奇幻漫画了。漫画的创作周期太长,一部漫画画个几十年都是常事。在漫长的创作中,由于作者心态、理念、画功的变化,导致作品前后不一致,这是长篇漫画难以避免的一个缺点。《铳梦》连载时间将近三十年,内容混乱的毛病尤为明显。主线剧情的基本逻辑还是有的,就是线索、主题太多,整部作品变成了科幻大杂烩。《铳梦LastOrder》中的武道大会更让我有些哭笑不得。尽管如此,《铳梦》好的地方是真的好,那些精彩的片段像是混在沙土中的钻石,一些独特的角色如疯狂科学家堪称经典人物。《强殖装甲凯普》是假面骑士这种特摄片风格的漫画,前期只算是素质扎实,倒也不算特别出色。中期开始超展开,搞出绵延万年的背景故事,一下子变得与众不同了。缺点则是后劲不足,超展开收不回来,作者有一搭没一搭地连载,眼看着就要烂尾。与前面三部漫画相比,《无限之住人》算是善始善终了,质量保持如一,动作戏水平之高几乎在剑客漫画中数一数二,常让我啧啧惊叹。能顺利完结,也有格局较小的缘故,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复仇的故事。比起野心太大的半成品,我还是喜欢这种稳扎稳打的作品多一些。
前面说的这些漫画都充分发挥了漫画的特质,有独特的美术表现方式。除非改编成血缘相通的动画,要改编成小说、真人影视都太困难。接下来的一些漫画则没有那么特殊化,是可以与其它媒介的作品相比较的,也更容易被非漫画爱好者接受。
比如说竞技题材的成长励志故事,这在小说、影视中都很常见。这类作品我最喜欢的就是《灌篮高手》和《棋魂》,之前都有在动画篇提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种努力拼搏、用汗水换来回报的故事,明知俗套却百看不厌。这类故事中的具体运动项目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不打篮球、不会下棋一样能欣赏。《歌牌情缘》以竞技歌牌这样冷门的项目为题材,日本之外闻所未闻,仍然做到了让人热血沸腾。有些体育范围之外的漫画,比如戏剧表演题材的《玻璃假面》和古典音乐题材的《交响情人梦》,同样可以归入此类。《玻璃假面》的热血程度不逊于《圣斗士星矢》,女主人公的毅力简直比星矢还强悍。能把任何题材套进热血励志的套路,也真是难为日本的漫画家了。
再有是科幻题材。虽然很多漫画都带有科幻要素,但是纯粹的科幻漫画却不占主流。《火之鸟》内容庞杂,不太好分类,要说是科幻漫画应该不算错。日本文化敏感细腻,擅长螺蛳壳里做道场;反过来讲则是不够大气。在日本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常常是背景宏伟,跨越广袤时空,实际内容却十分小家子气,局限于几个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而《火之鸟》的格局之大是惊人的,是真正的史诗级作品,跟其它艺术媒介的长篇叙事作品相比也毫不逊色。《火之鸟》以永生不灭的火之鸟为线索,每章讨论一个单独的主题,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我所知的与《火之鸟》形式最相似的作品,就是著名的科幻小说《海伯利安》。遗憾的是手冢治虫在完成整部作品之前就去世了,感觉缺少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否则艺术成就要更上一层楼。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科幻史诗是《机动战士高达The Origin》,这部漫画虽然是由安彦良和独自执笔,实际上应该算是集体创作,是数十年来机动战士高达的集大成之作。1979年开播的《机动战士高达》是机器人动画里程碑式的作品,开创了真实系机器人动画这一流派。历史地位虽高,毕竟是老动画,今天看来是很粗糙的。可是经过数十年来跨越多种媒体的续集、前传、外传、二次创作,宇宙世纪的世界观逐步丰满、完善,成了可以和星球大战相比的成熟架空体系。所以,新世纪重新创作的《机动战士高达The Origin》结构之完整、人物之立体、情节之严谨,固然要靠安彦良和的天才,却也并非一人之功。还有两部我非常喜欢的科幻漫画是《寄生兽》和《2001夜物语》。《寄生兽》的想法并不新颖,恐怖生物是最常见的科幻题材了,优秀之处在于教科书般的编剧技巧,起承转合都恰到好处,又自然适当地展开哲学探讨,每次看都能学到不少东西。《2001夜物语》是一组精巧的短篇,看标题便知是受《2001太空漫游》的启发,内容颇有亚瑟・克拉克的神韵。对于科幻爱好者来说,这些漫画都是不容错过的。
惊悚悬疑也是我很中意的类型,尤为喜欢的两位漫画家是浦泽直树和福本伸行。
浦泽直树在我看来是学霸型的人物,有天分肯用功,画功、分镜、编剧各方面都是一流水准。他的作品画面精细,产量又高,令人不得不惊叹其过人的精力。我最早看的是《怪物》。那时我才刚刚接触青年漫画,遇到这样风格硬派的惊悚漫画,当真吃了一惊。《怪物》中的悬念设置、气氛烘托都做的极好,让人欲罢不能,几乎可以与《沉默的羔羊》这类悬疑名作相媲美。可惜有虎头蛇尾之嫌,结局虽然勉强算是把故事圆上了,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悬疑作品就是这样,通过技巧吊观众/读者的胃口是比较容易的,想创作出令人满意的结尾则无比困难。之后陆续看了《二十世纪少年》《布鲁图》和《蝙蝠比利》,烂尾的毛病越来越严重,都是开头惊为天人、结尾一言难尽,使我对浦泽直树评价一路下滑。究其原因,作为一个创作者,浦泽直树很聪明很努力,个性却嫌不足,匠气大过天分。尽管如此,单从技术来讲,浦泽直树仍无愧为一代名家。
福本伸行是剑走偏锋的人物。随便翻开他的一本漫画,看到那好像用三角尺画出来的丑陋人物,蹩脚的画功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种画功都能成名成家,自然是在剧情方面有过人之处。福本伸行真的是在赌博题材上很有想法,总能设计出一些奇奇怪怪有趣的赌博游戏来。要玩好这些游戏,智力要高,头脑要清楚冷静,还要有拼死一搏的勇气。在生死关头,靠着极致的发挥和一丝好运,成功地逆转翻盘,这就是赌博漫画的魅力了。福本伸行的画功不好,就用大量的文字叙述来弥补,常常是满页的心理描写,完全可以直接改写成小说了。这些细致的心理描写,成了烘托紧张气氛的关键,毕竟赌博都是玩玩牌什么的,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剧情的波澜起伏都是在心理层面。福本伸行的漫画还有股浓浓的屌丝愤青气质,主角都是出身社会底层,而反派都是内心阴暗变态的富人,不懂是不是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最后还有一类漫画,不太好归类,只好说是比较有人文气质吧。像是《少爷的时代》《王道之狗》《宗像教授秘闻录》等等,涉及历史、民俗方方面面。这些漫画好归好,可是总让我感到有些困惑,为什么要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呢?这个问题似乎有点蠢,因为作者是漫画家嘛,自然是画成漫画。日本的漫画业如此发达,没有什么题材是不能画进漫画的,浴室、铁道便当都能出漫画,何况人文题材呢。可在我看来,这类人文内容还是直接用文字表现比较自然直接,创作起来也更高效。同样的内容,写成书要六个月,一页一页画出来恐怕六年都不止。岩明均的《历史之眼》连载已经超过十年了,不止何年何月才能画完,如果写成小说肯定老早之前就能结束了。对于不太需要画面的题材,或者是增加几幅插画就能讲的清楚明白的内容,还是不要勉强画成漫画为好。日本的众多漫画家,如果出生在其它国家,十有八九会变成小说家吧。这也是为什么我偏好动作、幻想漫画的理由,这些类型更适合于漫画,看到孙悟空大战弗利萨和剑风传奇里战斗场面,绝不会发出「为什么要用画面来表现」的疑问。
以上叙述了我看漫画的经历,探讨了我喜欢的漫画,接下来还想简单聊聊日本以外的漫画。漫画这东西其实很多国家都有,欧洲的艺术漫画水准很高,中国的连环画也一度很发达。要说为什么较日本漫画逊色,应该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有人说商业是艺术的天敌,我却认为商业是艺术的支柱。艺术家是要吃饭的,艺术创作不是凭空而来的,适度的商业竞争也促进了优胜劣汰。正因为日本的漫画产业发达,每年有海啸山洪般的资本涌进来,才使得小众艺术漫画也有生存的空间。市场这么大,犄角旮旯的冷门需求也足够养活漫画家了。美国的漫画产业也很强盛,漫画产量非常大,我却不大看的下去。我对美国漫画的了解不深,这里不妄谈高低优劣。因为文化差异,日本漫画和美国漫画已经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了。日本漫画里最常见的形式,由一个漫画家(其实还要算上编辑和助手,但终归是由漫画家自己来把持创作大局)用数千页乃至万页漫画来叙事一个长篇故事,这在美国是不常见的。美国漫画是集体创作,铁打的题材流水的画师。蝙蝠侠、超人是长久不变的热门漫画,创作者则换了一批又一批。这种集体混合创作的内容在画风、剧情上都不连贯,看的颠三倒四,让我很不习惯。日本漫画是可以直接与日本动画、轻小说联系起来的,虽然媒介不同,内容上却能保持一致。而美国漫画不经过大刀阔斧的改编,是很难转换成其它形式的。我既喜欢小说,又喜欢影视动漫,我追求的是跨越媒介的、共通的叙事内核。而这种追求,在美国漫画中是很少能寻找到的。漫画是种艺术形式,重点是表现手法,国籍是无关紧要的,中国和韩国同样有日式漫画(Manga)。如果将来在欧美出现了优秀的日式漫画,我也很想看一看。
赶上了日本漫画的黄金时代,能看到这么多好漫画,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在日本之外,漫画似乎也有逐渐进入主流视野的趋势,这是我非常乐于看到的。希望漫画的将来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