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动画篇
动画这东西,世界各国都有拍摄,唯有日本动画独树一帜,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中国的动画迷喜欢强调自己喜欢的是日本动漫,而不是国产动画。即便是在美国这样的动画强国,也有Anime(日本动画)和Cartoon(卡通)的区分,日本动画成了一种单独的类别。
我是从小看日本动画长大的。成人后虽不算是狂热的粉丝,也习惯性地经常观看。一路算下来看了二十多年,影响了我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记忆中的第一部日本动画是《魔神英雄传》。这部二十多年前的老动画,现在看起来依然可圈可点,可以从中分析出不少日本动画的长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为的是让少儿观众更有代入感,这点不必多说。主人公穿越到异世界成了救世英雄,满足了儿童的冒险幻想。主人公驾驶的机器人漂亮帅气,还能变身为多种形态,设计水平很高。在热血冒险之余,不时穿插搞笑段落,让观看体验轻松愉快。印象最深的就是里面长的像河马、喜欢夸夸其谈的剑部武一郎(辽艺版译作施巴拉古大师),每次战斗要打电话才能叫来自己的魔神(机器人),跟主人公召唤魔神的华丽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将《魔神英雄传》与同期的国产动画作比较,就更能理解到日本动画的好处。当年国产动画的佼佼者,如《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在美术设计、画面细节、动作场面等方面都和日本动画有明显差距。而且由于产业发展落后,制作效率也远远比不上日本,短短几集用了数年才拍好。最核心的问题是,国产动画让人明显地感觉到是「大人拍给小孩子看」的,根本不了解儿童心理,以为故事里有小动物就算是童趣了。《黑猫警长》中螳螂新娘在新婚之夜吃掉新郎这样的情节太阴暗恐怖了,拟人化之后更让人难以接受,成了一代人的心理阴影,制作者搞不好还自以为是寓教于乐。与之相比,《魔神英雄传》是真正的技术成熟、水准优良的少儿动画,高下立判。
小时候看动画都是电视上播放的译制版,用中文重新配音。看的最多的是辽艺版(辽宁儿童艺术剧院),《龙珠》《樱桃小丸子》《足球小将》《聪明的一休》等等。其次是台版,像是《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中华小当家》。动画配音这件事,按说质量与语言无关,中文配音更方便观看。可是实际上,日本动画配音演员无论数量还是专业水平都远超出其它国家,日语原版配音始终是首选。无论辽艺版还是台版,都有配音人员稀缺的致命伤,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个声音,常因为声音不适合让人出戏。如今只要有得选,我都会看日语原版,已经好多年没看过中文配音的译制动画了。不过因为童年记忆,还是对过去的译制片有一份怀旧的感情在,有时在网上找些中文配音的片段听听,能想起好多过去的事。
说起当年喜欢的动画,首当其冲就是《龙珠》。这部动画在全世界都取得极大的成功,优点非常多。前期最吸引我的是风趣幽默,几乎可以当成搞笑动画来看。《龙珠》里面的角色形象稀奇古怪,性格也非常夸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主角的师傅龟仙人,一个秃头、满嘴白胡子的古怪老头,戴着大墨镜,穿的花里胡哨,背着一个硕大的龟壳;平时的样子骨瘦如柴,一旦发功又变成魔鬼筋肉人;轻浮又好色,关键时刻却很靠得住。这部动画的动作场面很出色,打斗戏干净利落、拳拳到肉,又一直穿插搞笑桥段,很像成龙电影的风格。大战红缎带军团那段戏里有个搞笑忍者,所谓的忍术都是些愚蠢无聊的小把戏,现在想想都很有趣。从短笛大魔王登场开始,战斗戏的比例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战斗能力也越来越夸张,反派举手投足就能轻易毁灭一个城市。赛亚人登场之后,《龙珠》彻底变为战斗动画了,剧情就是无穷无尽的战斗,不断涌出更强大的敌人。那美克星上的多方角逐和沙鲁篇里时间穿越的科幻桥段是后期难得的亮点,此外的情节很有些拖沓重复。最后的魔人布欧篇更有狗尾续貂之嫌。前后剧情不连贯,拖戏,烂尾,这些都是超长篇动画的通病了。尽管有种种毛病,《龙珠》仍无愧为经典之作,时至今日我仍然时不时地重温精彩段落。
另一部非常喜欢的动画是《灌篮高手》。《龙珠》只是单纯地好看,《灌篮高手》则是为我灌输了拼搏努力的精神。体育运动是常见的励志题材,因为体育运动强调公平竞争,付出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为体育献身又突显理想主义精神。主人公樱木花道为了泡妞,误打误撞加入篮球队,经过一番艰苦训练,真正爱上篮球。这些剧情可谓俗而有力,老套中见感染力。这部动画显现出创作者对篮球的热爱,除了篮球技术能力上的一些夸张,整体上是非常写实的,对篮球有着深刻的理解。这部动画可以说是没有反派角色的,对手都是值得尊重的运动员。其中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有支持者,可见人物塑造之成功。我格外喜欢浪子回头的三井寿,比起顺风顺水的主角,这种经历挫折的角色更能打动我。动画版没有拍到全国大赛,剧情中途结束,很令人遗憾,好多年后我才看了原作漫画,终于知道了结局。可惜漫画版的结局也有缺憾之处。运动题材都避免不了俗套,一般都是以比赛胜利为结尾,一切困难挫折都是中途的情节转折。《灌篮高手》这样试图另辟蹊径的,反而给人一种未完成的感觉,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有生之年要是能看到《灌篮高手》出续集就好了。
《名侦探柯南》也是我当初非常喜欢的动画,是我侦探题材的入门作。《名侦探柯南》的节奏非常快,每集二十分钟就能讲好一个曲折离奇的侦探故事,实在是不容易。现在想想,这部动画是把供成人阅读的惊悚故事重新包装为少儿题材,里面的桥段颇有些少儿不宜,过于恐怖刺激。这种额外的刺激,恐怕也是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当代儿童越来越早熟,早就不满足于美好的童话故事了,红遍全球的《哈利波特》也是充斥着黑暗恐怖的要素。《名侦探柯南》的缺点就是太长了,而创作者的灵感终归是有限的,能借鉴的旧作也是有限的,到后来故事越来越差劲,连精心制作的剧场版都乏味起来。此外,这种单元剧式的故事并不适合搞主线。强行安排主线,又迟迟不推进,很让人疲惫。不管怎样,单论前面二三百集,仍可算是推理名作了。
再有一部印象深刻的动画是《樱桃小丸子》。因为画风可爱,又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主角,这部动画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子供向的低幼动画。实际上,这部动画手法很成熟,是以中年人的态度回顾童年,其中的妙处没有一定年龄阅历是欣赏不来的。《樱桃小丸子》中的角色都活灵活现,对儿童的心态把握的很好。成人视角的旁白幽默又尖锐,很有讽刺的力量。小丸子一家的日常生活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温暖之处非常打动人心。这部动画也是十分之长,一百来集之后我就没继续看了,不知道质量有没有保持住。
童年时代另外一部意义重大的动画是《圣斗士星矢》。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特意央求母亲买了一整套《圣斗士星矢》的VCD碟片,有五六十张之多,现在也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小时候我没有赶上《圣斗士星矢》的电视播映,二堂哥曾经看过而且非常喜欢,经常给我讲其中的故事。借助偶尔的机会我看过一点漫画,还见过些漂亮的圣斗士图片。这些经历使得我对《圣斗士星矢》十分向往。最终得以一口气看完全套动画,圆了我的一个儿时的梦。可是实际看下来,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剧情的套路感严重,从头到尾就是雅典娜被抓走了、女神的圣斗士们逐一击败敌人、救回雅典娜这个循环,情节相当重复。战斗部分也是互相用大招轰炸,主角们打不过了就用顽强意志一次次爬起来重新打过,宛如打不死的小强。时至今日我已经不忍心重看《圣斗士星矢》了,担心会看出更多的毛病。让圣斗士们停留在我当初的回忆中就足够了。
小时看过的动画相当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还有《铁臂阿童木》《足球小将》《四驱小子》《中华小当家》《铁胆火车侠》《城市风云儿》《三目童子》《斗球儿弹平》等等。我们这一代公认的一些童年回忆,像是《宠物小精灵》《数码宝贝》,我倒是没看过几集,《机器猫》也是以漫画为主。总的来说,童年的动画回忆还是很丰富多彩的,非常感谢当年的译制人员,把日本动画的精华引荐到中国。
升到初中之后,我看的动画一下子少了。其中有个人的因素,比如课业加重、不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我喜欢读书胜过看动画,等等。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是广电总局加大了对海外动画的管制,后来甚至于干脆发布一纸禁播令,不允许在黄金时段播出海外动画。这时电视上的一些动画节目往往采用投机取巧的手段,比如用介绍的名义,把每集动画重新剪辑成五到十分钟,再配上解说性的旁白,将动画间接播出。当初我一直收看的《动漫驿站》及其后的《东西动漫社》就是用这种方式播出了《十二国记》《火影忍者》等动画。当时流行的地方电视点播台偶尔会有人点播动画,我依靠这种方式看了若干集的《犬夜叉》和《游戏王》。这些收看方式全都是别别扭扭的,看了上集没下集。与此同时,盗版碟片泛滥,能在电脑上播放的rm影片大行其道。当时买的一套《幽游白书》光碟,是我这一时期唯一一部完整观看的动画。初中周五下午大扫除时,我借着治疗鼻炎的名义回家看动画,一口气看上三四集《幽游白书》,是段难忘的回忆。
同样是热血少年动画,和《龙珠》这种简单直白的动画相比,《幽游白书》要更别具一格。藏马和仙水这样的角色,已经超出一般少年动画的范畴了。藏马外表俊美,像是柔弱的女性,实则外柔内刚,是主角群中最冷血的一个,变身妖狐后更是邪气十足。这种善恶难辨的角色已经脱离了少年动画单一的角色模板。仙水是更为复杂的角色,冷酷无情,孤独厌世,理想主义,种种特质交织在一起,让人捉摸不透。故事情节也独树一帜,加入大量智斗要素,每场战斗都有新的花样。要说缺点就是前后差异太大,几个章节不似同一套动画,一开始是小混混乱斗,到最后居然搞到毁天灭地。《幽游白书》的动画版要比原作漫画更顺畅,去掉了开头结尾处一些节外生枝的段落,将原作中一笔带过的魔界大战详尽演绎,是一次很成功的改编。
不知为何,这类动画光碟明明便宜量足,在书店里公开贩卖,我却只买了这么一套。当年错过了《银河英雄传说》,可谓憾事。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我对动画的喜爱不够深吧。
升入高中之后,家里安装了宽带,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通过云中漫步、漫游酷论坛这样的动漫论坛,以及时光网、豆瓣网这样的影视网站,还有ACGTalk这样的动漫专题博客,我接触到了大量动画资讯,不再着迷于一般的流行动画了。同时国内涌现出大量的动画字幕组,凭着对动画的热爱,自发地翻译动画。借助迅雷、电骡等下载工具,可以说是坐拥取之不尽的动画资源。可是由于高中的课业比初中更加紧张,当时我的爱好又更倾向于漫画,高中三年里看的动画是很少的。数量虽少,但都是经典。
最早看的一部是《棋魂》。这是继《灌篮高手》之后,又一部对我有深刻影响的体育竞技题材的作品,十多年里反反复复看了好多次。围棋这种难以理解、节奏缓慢的棋类运动,居然被《棋魂》演绎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当时我只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围棋规则,依然看的津津有味。这加深了我的一个观点,体育类作品的精髓是传达体育精神,具体的运动本身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主角进藤光从对围棋一无所知到逐渐产生兴趣,最后成为职业棋手,这种角色成长是非常打动人的。院生训练、职业棋手考试这一段情节,内容极为写实,展示出职业竞技的残酷性。这种残酷,又更加让人理解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对职业考试失败的角色们的描写,尤其是对于伊角这个内心不够强大、通过中国之旅重振旗鼓的棋手的描写,描绘出了人生成长的多样性。一路顺风顺水固然好,经历过挫折,又从挫折中重新出发,也是很难得的经历啊。佐为消失这一段也是神来之笔,虽然作为观众会感到遗憾,不得不说这样一来使得作品得到了主题上的升华。动画拍全了佐为篇,北斗杯篇只拍了个开头。考虑到北斗杯篇素质一般,像是篇幅较长的后日谈,倒也不算是太遗憾。
《新世纪福音战士》几乎是近二十余年来地位最高的日本电视动画了,时至今日还在推出新作品,一直维持着流行度。早在小学时我就看过被修改的面目全非的中文版(《新世纪天鹰战士》),直到高中才得以观其原貌。关于EVA的文章不胜其数,二十多年来能讨论的东西都讨论的差不多了,我也没有什么新的观点。比起研究其中的隐喻,让文本越来越复杂化,我更愿意用简单的方式来欣赏这部动画。不管说的多么玄乎,这始终是一部老宅男们拍出来的少年少女驾驶巨大机器人与外星敌人作战的动画,本身就流着超级系机器人动画的血液。即便只是欣赏其中鲜活有趣的人物、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彩的作战,《新世纪福音战士》就已经是一部出色的动画了。至于《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题,最核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要突破隔膜才能互相理解。对于容易陷入内心封闭的青春期少年,尤其是御宅族,这是很能引起内心共鸣的题材。剩余的那些神秘主义的部分,在我看来只是创作者的美学趣味,没必要追求一个清楚明白的说法。
《星际牛仔》最初并不是很受欢迎,播出时甚至一度被腰斩,可是对于资深动画迷来说,这部动画如同圣经一般,同时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电视动画。这部动画制作精良,每集都很精彩,当初观看时非常沉浸其中。现在仔细想想,《星际牛仔》的故事并不特别出色,能回忆起来的情节有限。依我看,监督渡边信一郎并不是一个擅长编故事的人,也不是思想深刻的人。《星际牛仔》的好处,不在于故事或思想,而是氛围与情调。假想这样的场景:一个看上去经历沧桑,有丰富经历的男人,默默地在酒吧酌酒,好似在等人;一个身材婀娜的美人,在男人旁边坐下;两人进行了一段简洁、意味深长的对话;女人从皮包中套出手枪,带着悲哀的表情,射杀男人。只要略微添加一些科幻要素,霓虹灯、雨夜等赛博朋克风格的视觉效果,再来一段爵士作为背景音乐,这段场景可以轻易加入到《星际牛仔》里。男人和女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女人为什么杀男人,这些统统不重要,可以让观众自行想象;重点是浓厚的、有感染力的风格。喜欢这种风格就会觉得深沉动人,不喜欢这种风格就会觉得空洞无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星际牛仔》受众有限,为什么形式类似的《混沌武士》还有多年后的《太空丹迪》让我提不起兴致。值得一提的是,我非常喜欢《星际牛仔》的原声音乐,反反复复听了无数次,至今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专辑之一。
在这几部电视动画之外,我还看了不少动画电影,如吉卜力工作室的《龙猫》《风之谷》,大友克洋的《阿基拉》,押井守的两部《攻壳机动队》,等等。日本电视动画主要是面向青少年,而动画电影的受众要广的多,在手法和审美趣味上都更适合与一般的电影相比较。这些著名的电影监督是可以与黑泽明并列的电影大师,拍出来的并不是狭义的、受御宅族推崇的动画。即使再不细心的人,也能看出这些电影与《龙珠》《幽游白书》的区别来。所以,虽然我很喜欢这些影片,但是不太想将它们与一般的电视动画放在同一范畴里来讨论。
高考之后,我的人生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地投入到爱好中。在各类爱好里,动画的排位虽然不高,但始终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和朋友出去玩要有一整块的空余时间,读书写作、甚至打游戏都要耗精力。如果我时间不多,又不想太费神,往往就会看一集动画。我看动画的数量是逐年减少的,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全心全意地享受,但终究是一种不错的放松方式。
我是喜欢搞研究的人,喜欢一样事物就想弄个清楚明白。要认真对待一项爱好,多多少少都要做些功课。我去看一些老动画,主要是为了加深对动画发展的了解,好不好看倒是次要的。比如1979年的《机动战士高达》,单论动画本身的质量,以今天的标准自然是惨不忍睹;要论历史价值,这部动画则是极其重要,引导了之后几十年的机器人动画制作。从1983年开始的《装甲骑兵》系列,是真实系机器人动画的代表作之一,我也是带着考古的心态坚持看完了。九十年代与《新世纪福音战士》并称为三大御宅动画的《机动战舰大和抚子》《少女革命》,九十年代末的实验性动画《铃音》,基本上也是由于其历史地位才去看的,动画本身并不十分符合我的口味。经过这样一番探索,我的观赏视野变得广阔许多,对各类动画都有了基本的了解。
我是以旁观者的心态去观看老动画的。当我观看新动画时,则意识到自己是时代的亲历者。我眼见着日本动画的风格与潮流发生变化。动画的原作来源不再是漫画一枝独秀,改编自轻小说、视觉小说的作品逐渐成为主流;由于制作成本提高、风险加大,年番越来越少,单季动画成为主流,连高达这样的传统年番都拆成两季播放了;泡面番、网络放映、众筹,动画厂商广泛尝试各类成本更低的商业模式。尽管多管齐下,日本动画产业还是危机四伏,很多相关从业人员发出预警。日本动画未来如何难以预测,我猜想并不是太乐观。
还是回过头来继续说自己喜欢的动画吧。首先是漫画改编动画。和动画相比,日本漫画的现状只有更糟糕,各大漫画杂志的销量节节败退。缺少足够好的原作漫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亏得日本漫画底蕴深厚,还是出现了不少优秀改编作品,其中最好的漫改动画要属《钢之炼金术师》。漫画版《钢之炼金术师》各方面均属上乘,可以说是新世纪少年漫画的里程碑。2003版动画煽情过度,又是原创结局,不太合我的口味。2009版动画忠于原著,除了开头部分节奏偏快,整体改编质量堪称完美。另外两部非常出色的改编动画是《交响情人梦》和《花牌情缘》。我平日很少看少女漫画,要不是有这么好的动画版,我大概率会错过这样的佳作。《交响情人梦》中音乐占了很大比重,漫画只能用人物反应来表现音乐的感染力,动画却能直接演绎音乐,借助媒体的优势,可以说是青出于蓝了。《花牌情缘》的演出同样非常出色,动听的音乐和华丽的视觉效果,增添了剧情的感染力。充分发挥动画媒体优势的还有2014年的《乒乓》,乒乓球场面效果惊人。顺便一提,《乒乓》中的中国声优也是个小惊喜。轻松一点的作品我比较喜欢《幸运星》《月刊少女野崎君》和《元气囝仔》,随便看一集放松下最好不过。最近两年大热的《一拳超人》和《灵能百分百》是成功的新皮装旧酒。最后想提一下《乔乔奇妙冒险》《寄生兽》和《奔向地球》,这几部都是漫画史上的名作,能在多年后改编成动画,十分令人欣慰。同时也可以看到漫画资源匮乏,改编动画只能去找更古早的作品。
优秀的原创动画不是很多,我真正喜欢的只有个位数。《天元突破红莲之眼》是超级系机器人动画在新世纪的回归,单纯、热血、爽快;《电脑线圈》好似少年版的《攻壳机动队》,在扎实硬派的科幻设定之余又充满童趣;《东之伊甸》有一个有趣的、充满悬念的开场,每一集都引人入胜,可惜TV版剧情未完,剧场版水准大跌;《吊带袜天使》很黄很暴力很搞笑;《未闻花名》有用力过度的嫌疑,但确实很感人;《回转企鹅罐》演出手法炸裂,信息量大、象征性丰富,是一次炫丽的技术表演;《魔法少女小圆》重新解构魔法少女动画,因为大地震停播造成传奇式的影响,是近年来最可能留名史册的动画。
至于轻小说改编动画,我的兴趣要相对差一些。因为轻小说这种文体本身质量就不高。在我看来,近年热门的轻改都比不上当年的《十二国记》和《全金属狂潮》,甚至比不上最早引发轻小说改编热潮的《凉宫春日的忧郁》。我比较喜欢的是《四畳半神话大系》,我认为这主要归功于监督汤浅政明的个人风格,原作小说我是压根读不下去的。再有一部我比较喜欢的是《某科学的超电磁炮》,这部动画的来源比较复杂,不好说算不算是轻改,我主要是喜欢校园题材的轻松氛围。
视觉小说对我的吸引力比轻小说还要低,这些年堪称业界霸主的《Fate Stay Night》我都不大看的下去。唯一喜欢的只有《命运石之门》,除去最初用于铺垫的几集比较沉闷,之后高潮迭起,结尾也相当圆满,确实是一个创意新颖、结构完整的精彩科幻故事。
看了二十年动画,有时难免有倦怠之感,更喜欢厚古薄今,感觉现在的动画不如过去好看。究其原因,还是我年龄增长,逐渐超出了动画受众的年龄群。我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动画吸引我的到底是什么呢?我喜欢的动画,要在视觉上做到一些只有动画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只存在于二次元的漂亮人物、机械、场景;世界观要有可信度,不能夸张、儿戏,人物言行举止要合乎逻辑;故事情节要结构完整,要有趣味,有悬念;风格要有独特之处,不能一味重复受欢迎的老梗。这些看上去是些简单的要求,能完全符合的动画却并不是很多。
欧美动画不吸引我,就是因为不符合我的需求。迪士尼动画,超级英雄动画,在我看来都偏低龄,过于儿戏,过于粗放。我其实很喜欢看《南方公园》和《瑞克与莫蒂》,但是感觉这类动画与日本动画风格相去甚远,本质上不是一类事物,反倒更接近于美国电视中的情景喜剧。像《灌篮高手》《棋魂》这样贴近生活、细腻动人的动画,在欧美动画中几乎找不到,即使有也是篇幅短的动画电影,跟长篇电视动画是两码事。有一部美国动画扭转了我的既定印象,那就是《降世神通》。这部动画被很多西方动画爱好者认为是欧美制作的日式动画。在人物、情节、演出、配乐等方方面面,《降世神通》都非常接近于日本动画,加上投资规模的优势,有些地方更可称得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像是第二部《科拉传奇》里的动作场面,质量可与剧场版相比。随着Netflix等公司开始投资制作动画,说不定日式动画能在海外重生。
无论如何,希望我这个小爱好能一直保持住。即使将来年纪大了,希望自己也能理解年轻人的文化,不至于走到对立面去。这些年来的动画经历,始终是一段难得的美好回忆。